當河西走廊的晨光穿透祁連山的薄霧,燕塘傳祁牧場的圍欄外,駱駝刺還沾著未干的露水,而牛舍里的荷斯坦奶牛們,早已循著飼養員的腳步聲,慢悠悠走向采食區——這里,并非我印象中嶺南水鄉那般溫潤的牧場,而是燕塘乳業扎根西北的“黃金奶源地”。從這里產出的每一滴鮮奶里,都蘊含著戈壁的粗獷與雪山的圣潔故事。
走進牧場,最先被打動的是“反差感”:茫茫戈壁灘上,連片的現代化牛舍白得發亮,通風系統像翅膀般架在屋頂,與遠處赭紅色的山巖形成鮮明對比。別看外面荒涼,里頭可是“五星級宿舍”。走進牛舍,一股清爽的風撲面而來,奶牛們或躺臥在軟乎乎的運動場上,或在進食,采食道里的飼料冒著淡淡的青草香。“這是苜蓿草、燕麥和本地青貯玉米的混合糧,光配方就調試了十幾次,連粗纖維含量都得精確到個位數。”小馬蹲下身,摸了摸一頭奶牛的耳朵,“你看它耳朵上的耳標,掃一下就能知道它的年齡、產奶量,連上次體檢的鈣含量都有記錄。”我湊近仔細看,那小小的耳標仿佛是奶牛的“身份證”,承載著關于它的一切信息。
擠奶大廳是牧場的“科技心臟”。透過明亮的玻璃望去,轉盤式擠奶機正有條不紊地緩緩轉動。每頭奶牛踏上轉盤,智能識別系統就會迅速自動匹配它的“專屬檔案”,消毒、擠奶、檢測一系列流程一氣呵成。從奶牛踏上轉盤到鮮奶順利進入儲奶罐,全程零人工接觸,這讓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。更特別的是,儲奶罐外裹著厚厚的保溫層,罐內溫度始終穩定在4℃。“河西走廊晝夜溫差大,我們得讓鮮奶從離開奶牛身體的那一刻起,就牢牢‘鎖’住新鮮。”工作人員向我解釋道。我仿佛能看到那一滴滴鮮奶在適宜的溫度中,保持著最原始的鮮美。
傍晚時分,滿載鮮奶的恒溫運輸車緩緩駛離牧場,車燈劃破了戈壁漸漸濃郁的暮色,朝著生產地堅定地奔去。牛舍里漸漸安靜下來,奶牛們臥在運動場上愜意地休憩,月光輕柔地灑在它們溫順的背上,遠處祁連山的輪廓在夜色中若隱若現,宛如一幅寧靜而神秘的畫卷。
在很多人眼里,燕塘傳祁牧場是“戈壁上的奇跡”——它讓荒灘長出了牧草,讓雪山下流出了鮮奶,更讓西北的風里有了嶺南企業的溫雅。從嶺南到河西,燕塘帶著對“新鮮”的執著,在這片土地上種下希望,用一杯杯帶著戈壁陽光與祁連清露的牛奶,連接起南北大地的舌尖期待。而這,或許就是燕塘傳祁牧場最動人的模樣:在自然與科技的守護里,讓每一口奶,都成為土地與人心的溫柔聯結。(汪麗娜)
Copyright ? 2022 甘肅前進現代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隴ICP備2020004712號-1 甘公網安備62070202000746號 XML地圖
技術支持:祥洪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