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 6 點,晨光前進牧場的牛舍剛泛起零星動靜,牧場信息員李明霞的工作已悄然開啟。走進辦公室,她熟練打開牧場養殖管理系統,前一天的生產數據在界面上有序滾動。
從各棟牛舍的奶牛存欄數,到不同飼料的精準投喂量,再到每頭奶牛的產奶記錄與品質數據,李明霞逐一項核對,仔細比對系統數據、設備自動記錄與現場人工臺賬,確保三者完全一致。一旦發現某頭奶牛產奶量出現異常下降,她會立刻調取這頭奶牛的采食記錄、活動軌跡,同步聯系飼養經理了解其精神狀態與進食情況,通過數據聯動排查潛在健康隱患,以精準數據為奶牛健康保駕護航。
上午10點,完成基礎數據核對后,李明霞帶著檔案記錄表走進牛舍。恰逢幾頭犢牛新出生,她蹲在犢牛旁,先用專業工具測量犢牛體重,再在記錄表上準確記錄犢牛的出生日期、性別、父母代編號,隨后拍下犢牛的清晰照片,為它們建立專屬的 “電子成長檔案”。“每頭奶牛從出生到淘汰,全程都有檔案跟蹤” ,李明霞介紹,檔案中會持續補充奶牛的生長發育數據、疫病防治記錄、疫苗接種情況及產奶性能變化,這些數據既是牧場日常管理的核心依據,也是應對行業監管的重要憑證。
午后,陽光透過辦公室窗戶灑在桌面上,李明霞開始梳理一周的生產數據。她先將牧場奶牛按泌乳初期、泌乳中期、泌乳后期等階段分類,再統計每一批次奶牛的平均產奶量、乳脂率、乳蛋白含量等關鍵指標,用專業軟件制作成可視化報表,將數據異常的牛群用特殊顏色標注,方便后續分析。針對部分牛群乳脂率波動的情況,她結合近期飼料配方調整、牧場溫濕度變化等因素,細致分析數據波動的可能原因,形成初步分析報告反饋至技術部門,為飼料優化、養殖環境調整提供數據支撐。同時,她還匯總牧場的水電能耗、擠奶設備運行時長等數據,精準計算單位產奶量的成本,為牧場控制能耗、降低養殖成本提供具體參考方向。
在如今的現代化奶牛牧場里,信息員就像牧場的“眼睛”和 “大腦”。以李明霞為代表的信息員們,用“眼睛”捕捉每一個細微的數據變化,從產奶量的微小波動到飼料消耗的異常增減,都能及時察覺;用 “大腦” 將零散的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信息,通過分析與解讀,為奶牛健康養殖、牧場高效運營提供科學指引。他們憑借細致、嚴謹的工作態度,不僅守護著每一頭奶牛的健康成長,更支撐著牧場持續提升生產效率,成為推動牧場從傳統養殖模式向智慧養殖模式轉型的重要力量。(楊麗雯)
Copyright ? 2022 甘肅前進現代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隴ICP備2020004712號-1 甘公網安備62070202000746號 XML地圖
技術支持:祥洪科技